7月5日晚,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宣布“5·21”“6·14”两起局部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已基本结束,全市均为低风险地区,城市运行和生产生活恢复正常。
5月21日以来,广东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相继出现由新冠病毒变异株引发的境外输入关联本土局部聚集性疫情。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迅速组织,广泛动员,严格落实省、市防疫部署和各项防控措施,坚决守住零疑似、零感染的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果。全区广大党团员及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同心抗疫,释放出强大的领导力、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和信息力,切实维护了深汕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为深圳战疫贡献了深汕力量,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了健康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领导力:认真贯彻 周密部署
“5·21”疫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快速响应,针对本轮疫情中变异病毒传播规律和特点,以“快、严、实”为原则周密部署,采取“快管、快筛、快查、快治”等硬措施,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坚决打好打赢这场本土疫情防控硬仗,为深汕合作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导。
深汕合作区认真学习贯彻省、市会议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好全域范围精准布控,重点场所消杀和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排查、监管,以及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和物资保障等重点工作。同时,暂停举办各类大型群众性活动,严格落实非必要不离深要求,毫不松懈把疫情防控措施一抓到底。
区主要领导牵头挂帅,统筹全局,多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直赴基层对疫情防控重点工作进行再检查、再督导,对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防护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落细落到位。
区党工委书记王延奎强调,要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把常态化防控举措抓实抓细抓到位,用好抗疫大战大考中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切实增强常态化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营造健康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吴曲波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严格落实“外严防输入、内严防反弹”总体要求,始终保持哨点监测的敏感性,紧盯关键部位、重点环节,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提前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及时发布官方权威信息,筑起全社会牢固的防控屏障。
组织力:统筹协调 运筹帷幄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深汕合作区从一开始就以底线思维筑牢全区抗疫防线,充分做好严防外部输入的准备。
省、市、区部署甫一下达,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作为全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心脏”和枢纽,第一时间响应,科学组织、合理调度各路力量,统筹、协调和推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高效运行。
指挥部办公室的大屏幕上,显示着全区防控各项工作进度的实时动态图。来此集中办公的各部门工作人员,有的埋头录入、核对数据,有的整理汇总各类工作简报,有的接打电话、协调人员,现场有条不紊。
在这里,可以获知全区防疫人员物资调配情况、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工作进展,还能实时连线四镇分指挥部,“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基层最新动态。一旦发生意外状况或应急事件,就可以立即响应处置,高效调度,优化决策,完善人员、物资、现场、流程安排。
接种疫苗是战胜疫情的利器。深汕合作区将组织疫苗接种作为此轮防疫的重要环节,向深圳市争取到5万剂次疫苗,6月12日起,增设临时疫苗接种点,充分满足广大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村(社区)居民、外来务工者的接种需求,有力有序做好大规模疫苗接种工作。截至目前,深汕合作区新冠疫苗第一剂次接种率超九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推动“应接尽接”,当前,他们正加强点对点沟通,主动打电话给各村委,为落实60岁及以上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提供相关服务指引。
凝聚力:合力抗疫 握指成拳
疫情防控,关键在人。疫情防控工作是人命关天的大事,需要人人参与、人人配合,才能发挥出“握指成拳”的效应。
深汕合作区对照深圳市做法,结合此前开展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好办法、好经验,广泛组织发动,迅速形成全区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合力抗疫的局面,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
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第一时间从全区征召了一大批能干事、能吃苦的工作人员,为各条防线补充精干力量。为保障全员核酸检测顺利开展,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包干干部坚决扛起责任,各区直单位、市驻区各单位、各区属国企、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广大医护人员积极报名,迅速组织起各个工作小组,仅深汕投控集团公司一家(不含下属子公司),就投入了64人。
采样小组入村、入企业、入校园,夜以继日,不辞劳苦,广大村民、企业员工、师生积极配合,全民携手共筑安全防线:在村委的高效组织下,西湖村一天就完成了1072人的采样;鹅埠镇水美村20余名行动不便的老人,享受到了工作人员的“一对一”协助和上门核酸检测服务;流动采样点、固定采样点相结合,企业不分规模大小,哪里有需要就主动奔赴哪里,为广大工友提供便利的核酸检测服务;学校的采样覆盖到了幼儿园,即便是小班的小朋友,也在老师的引导下“乖乖”排队完成了检测……
在一个名为“区防疫总群”的微信群里,下沉到全区各个角落的500名信息员和志愿者们,每天都在“你追我赶”地报告工作进展。大家还利用有限的时间交流一线经验,互相借鉴、互相促进,让彼此的工作提质增效。
“村民摘了自家果园的水果送给大家。”有工作人员在微信群里报告了这样一条信息。群众的一片心意,既是对信息员和志愿者们的辛苦付出表达感谢,更是对大家工作的最大认可和支持。
多名受访战疫人员告诉记者,在这样一种大家勠力同心、同向而行的氛围中,自己不断被感召、被激励,正是汇聚了每个人的点滴奉献,才构筑起全面抗疫的守护长城。
战斗力:农村合围 网格防控
疫情防控,有凝聚力,才能办好;有战斗力,才能办成。
深汕合作区的疫情防控,关键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本轮疫情防控,是村(社区)“两委”换届后面临的一场“硬仗”,是对区镇衔接度和村一级动员能力的检验。
疫情刚露出苗头,深汕合作区各镇、村就迅速响应,结合此前的防控经验,采取卡点布控、农村合围、哨点监测等措施,守好遏制疫情传播的第一道关。基层的组织发动能力和战斗力,在实战中得到进一步锤炼和提升。
据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消息,全区187个自然村共设置了91个检查卡点,迅速实现农村合围。每个卡点至少配置4人,由镇村干部、深汕先锋队伍、志愿者队伍组成检查小组,全面对标疫情最严峻时的防控标准:24小时轮班值守,对入村车辆、人员逐一严格排查;路障设起来,横幅挂起来,喇叭响起来,测温设备用起来,包干干部站出来,党员、志愿者身份亮出来,宣传资料发起来……
鲘门镇综治办主任、百安村驻村服务队队长刘小健说,他们第一时间对百安村进行了合围,并对这个滨海旅游村内所有的民宿定期开展消杀。
以网格化管理措施推动社会面防控,是行之有效的经验。各村(社区)既要配合公安部门做好外地返回辖区人员管控工作,确保从中高风险区来(返)深汕合作区人员被有效发现和核查,还承担着督促提醒各自辖区内人员密集处防疫工作的重任,确保市场、酒店、餐饮、超市等场所严格落实进出人员戴口罩、测体温、检查粤康码等措施。各村(社区)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此前实施过的措施,他们做起来很熟练,群众接受度也高。
医院、药店、诊所是疫情的“哨点”。全区统一由四镇卫生院接诊发热病例,坚决杜绝其他机构、个人收治发热病例,并逐例做好台账登记和健康监测。
日月湖生态园隔离点是全区唯一的医学观察集中隔离点,现场协调指挥的专班统筹工作,24小时轮班值守,切实抓好重点人群管控,实现应隔尽隔、应检尽检。本轮疫情中排查出的集中隔离人员、居家隔离人员,目前均已解除隔离。
此外,冷库、农贸市场、摊档、野生动物交易的排查,跨境货车司机“三点一线”闭环管理,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深汕合作区人员、重点企业人员管控等工作仍在有条不紊进行中。
信息力:数据助力 精准高效
数据,可以体现工作成效,也可以提高工作成效。及时获取数据,并进行有效整理和高效利用,是此次深汕合作区抗疫“信息力”的重要体现。
深汕合作区的抗疫数据管理面临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辖区内许多留守老人、儿童和低学历者等人群,没有智能手机或不会熟练使用智能手机,无法通过数字化手段参与各种申报、检测。为此,指挥部提前应对,采取无纸记录和手写记录相结合的方式,并调度了大量信息员,帮助他们进行信息申报、录入及核对。白天驻点忙碌,晚上还要加班到十一二点,把当天的数据全部录入电子资料库,并且仔细核查、整理。这成为当时大多数信息员的工作日常。
同时,深汕合作区还积极对接上级信息系统,及时响应利用。一方面依据公安大数据开展每日的重点人员排查,及时锁定密接者、重点行业人群,另一方面将核酸采集的全流程数据信息实时上传到深圳市核酸采样登记统一平台,进行系统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深汕智研院公司自主开发的深汕合作区多维空间地理信息平台可视化系统,可将全区各工作点的进度可视化,充分挖掘利用自身数据,为指挥部灵活调整任务分配计划等提供决策参考。
在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深汕智研院公司将各处实时上传的工作进度进行数据信息化、图表可视化,实时动态显示在大屏幕上。不论是坐镇办公室、还是出外开展工作,大家人手一沓表格,里面包含了全区工作人员通讯录及各工作小组人员通讯录,人员分工、包干干部、联系方式等信息一应俱全。
一图知悉内外、掌控前后,一表联通上下、熟悉左右,既为高效沟通、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保障,也成为此次大数据助力抗疫的生动缩影。
深汕特别合作区融媒体中心 程泉(深圳商报) 何柏颖 左佛亮 综合报道